摘要
8月4日,中國仿真學會發布《2022年度中國仿真學會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由國防科技大學、華自科技、漳州科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完成的“多能源互聯系統仿真優化與智能調度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中國仿真學會科學技術獎-創新技術獎一等獎。
雙碳背景下,構建一個以新能源為主體,廣泛互聯、智能互動、靈活柔性、安全可控的多能源互聯系統是國家實現“雙碳”戰略目標的重要保證。多能源互聯系統即根據綜合考慮用戶冷熱電需求,通過集成運用儲能、冷熱電聯供裝置、能量路由器、協調控制器等設備,廣泛開發太陽能、風能等多種分布式能源形式,構建一個離網及并網運行模式可無縫切換的局域/區域供配電系統。
多能源互聯系統仿真優化與智能調度技術及應用項目重點圍繞分布式多能源系統終端匯聚、智能調度、策略優化以及模型算法等方面開展技術研究與創新,為實現各類能源系統有序協同、提升多能源互聯系統管控效率及降低能耗等目標提供了有益借鑒。
該項目具備以下亮點>>
01
趨勢預測,高度感知
針對多能源系統節點的電力數據復雜、可調度能力難以預測等難題,提出多種適應于不同種類節點可調度能力的預測理論與方法(點預測、區間預測和概率預測技術),可解決快速波動條件下時間序列數據的精準預測問題,且預測結果精度比傳統預測結果精度提升了2到3倍。
02
源網荷儲,智能互動
為滿足多能源系統能量管理發展變化產生的新需求,對多能源系統采用基于跨層分區的多能源系統源網荷儲統一建模理論與方法,既能夠反映出各分布式產能、用能、儲能單元變化的實際情況,又能夠實現局域自治與廣域協同的有機結合。
03
多能互補,靈活柔性
多能源系統仿真調度涉及節點數量多、類型多樣、關系約束復雜、傳統優化算法難以處理等問題,通過運用計算智能和系統優化等手段為多能源系統協同優化調度提供最優運行方案,實現多能互補、能源充分消納。
04
實時調度,安全高效
為滿足多能源系統運行控制過程中大量在線或實時決策需求,采用多種算法在CPU和GPU高性能計算平臺并行化執行的方式,提高系統功率響應速度、保障能源管理方案魯棒性,并為解決運行控制和調度過程中的實時決策問題探索了可行方向。
該項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影響力的創新成果,華自科技高效轉化部分成果應用于新能源微電網、大規模儲能電站、源網荷儲一體化等場景,并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下一步,華自科技將繼續加大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攻關與成果轉化力度,在高精度預測方法產品化、源網荷儲模型多應用場景平臺化、多能源互聯系統綜合管控智能化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加快技術更新迭代、加速產業轉型升級。